可以说智能电网具有一定的免疫能力,能够自我修复,自我治愈,自我运行。
围绕增加销售收入和减轻运输销售压力,以市场需求和效益最大化为导向,促进产品结构调整、资源结构优化和产业链条延伸。认真总结十一五时期陕西省煤炭市场发展的经验和不足,正确研判和把握十二五时期陕西省煤炭市场发展趋势,对于贯彻落实好省委、省政府加快推进陕西省由煤炭资源大省向煤炭经济强省转变的战略部署和重大决策,加快煤炭工业转型升级,推动能源化工产业做大做强,实现富民强省目标和十二五规划任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是煤炭生产力总体水平低,安全生产压力加大。充分利用国家煤炭资源整合的政策导向,深入推进以省内大型煤炭企业集团为主体的兼并重组工作,提升大集团的产能规模,进一步提高产业集中度和生产集约化水平。五大机遇: 一是区域发展及能源政策机遇。我国煤炭工业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面临技术、资金、人才、环境等诸多因素制约。一是珍惜资源,加大煤炭深度转化力度。
据了解,十二五期间,我国铁路新线投产总规模将达3万公里,安排铁路投资约2.8万亿元,全国铁路运营里程将达12万公里左右。二是煤炭工业转变发展方式面临挑战。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智能电网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加快现代电网体系建设,依托信息、控制和储能等先进技术,推进智能电网建设。
新华网消息 2011年9月28日至29日,中国国家电网公司(SGCC)和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在北京联合举办了2011智能电网国际论坛。电网是现代能源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智能电网代表未来电网的发展方向,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在可再生能源接入、智能配电、智能用电、微网系统和大容量储能等领域新技术不断涌现,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十一五期间,能源生产以年均约6.5%的增幅支撑了国内生产总值年均11.2%的增长,单位GDP能耗降低了19.1%,展望未来,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势头,能源消费还会不断增长,能源保障存在巨大压力,同时提高能源转化和使用效率任重道远中国国家点点经营区域覆盖全国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占国土面积的88%,供电人口超过10亿,是世界上电网覆盖面积最大、服务人口最多的电网企业。
目前,电网光纤通信网络、管理信息系统已全面建成,在调度自动化、电网实时动态监控、灵活交流输电、智能化变电站、配网自动化等方面均取得了大量成果,为促进中国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电网与用户双向互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能源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到2010年,全国能源生产总量接近30亿吨标煤,消费量超过32亿吨标煤,中国是世界能源生产和消费大国。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智能电网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加快现代电网体系建设,依托信息、控制和储能等先进技术,推进智能电网建设。电网是现代能源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智能电网代表未来电网的发展方向,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在可再生能源接入、智能配电、智能用电、微网系统和大容量储能等领域新技术不断涌现,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特别是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在智能电网新技术研发、应用各有所长,有必要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今天的论坛由中国国家电网公司和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联合举办。
最后预祝本次论坛圆满成功。新华网消息 2011年9月28日至29日,中国国家电网公司(SGCC)和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在北京联合举办了2011智能电网国际论坛。世界各国都在探索适合自己国情的智能电网技术。我们希望参会各国代表和来宾以这次论坛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技术沟通和交流,共同促进全球智能电网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中国国家能源局副局长钱智民在论坛上发言。今天,中国国家电网公司和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共同举办这次智能电网国际论坛,为世界各国交流智能电网发展经验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十一五期间,能源生产以年均约6.5%的增幅支撑了国内生产总值年均11.2%的增长,单位GDP能耗降低了19.1%,展望未来,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势头,能源消费还会不断增长,能源保障存在巨大压力,同时提高能源转化和使用效率任重道远。在智能电网理论研究、试验体系和工程应用等方面,国家电网公司开展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很多成果,必将为中国的能源产业和世界智能电网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本届论坛主题是坚强智能电网21世纪能源发展驱动力,近20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位代表相聚北京,共同交流智能电网发展成果,研讨未来电网发展方向。我国很早就开展了智能电网发展的探索工作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主席戴?高登发表演讲指出在中国讨论如何在各地布局和发展坚强智能电网是非常合适的,因为中国使用的电能最多,并且未来的电力增长也是最多的,而且中国国家电网公司在坚强智能电网建设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实践。他认为发展全球通用的标准,实现互操作性最大化和设备成本降低,是非常重要的。本次论坛的主题是坚强智能电网21世纪能源发展驱动力。与会代表认为,中国国家电网公司积极建设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具有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特征的坚强智能电网,并在理论研究、标准制定、关键设备研制、试点工程建设、实验检测能力建设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实现了在多个领域核心技术的突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推动世界智能电网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
中广网9月28日消息(记者费磊)由中国国家电网公司和国际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联合举办的2011智能电网国际论坛28日在北京召开。论坛期间,中国国家电网公司发布了智能电网建设成果。
30家中外企业参加了智能电网主题展览。这是继2009年特高压输电国际会议之后,以电网发展为主题,在中国北京召开的又一次层次高、规模大、影响深远的国际盛会。
举行了特高压与智能输变电、智能调度与智能发电、电动汽车充/放电及换电、智能配电与分布式电源接入、智能用电、信息与通信等6个分论坛,与会代表充分介绍了各国在智能电网领域所取得的最新进展,就与智能电网各领域相关的问题进行了广泛交流与研讨,积极提出了加强包括智能电网标准制定等方面进行合作的意见与建议。中国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刘振亚在论坛开幕式上致欢迎辞介绍了中国国家电网公司发展坚强智能电网的创新实践成果。
欧盟委员会驻华大使艾德和先生、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先生、日本驻华公使堂之上武夫先生、国际电工委员会(IEC)主席克劳斯乌切尔先生、联合国国际电信联盟(ITU)主席前田洋一先生应邀出席大会。来自16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位代表相聚北京,共同交流智能电网发展成果,研讨未来电网发展方向这次整顿也使得朔州及大同周边地区资源供应偏紧,煤炭供应有所减少。据了解,此次中煤事故以后,山西省政府要求中煤集团在山西的所有机井矿关停,朔州地区所有整合煤矿关停。
而火电企业提前两月储冬煤,使得当前港口煤炭调出量保持高位。同时为今年5月5日以来的最低值。
这也加剧了港口煤炭库存的下降。由于9月21日大秦线检修开始以后,港口到车量和卸车量都大幅下降,调入量大幅减少。
往年约从10月份才开始储备冬煤,今年提前了两个月,多数火电企业8月份就开始了。据悉,对于多数火电企业来说,迎峰度夏刚刚过去,紧接着就进入了紧张的冬煤储备阶段。
此次事故使得中煤集团以及朔州地区的产能大受影响。4天前,秦皇岛港存煤还在600吨以上,9天前,秦皇岛港煤炭库存为708.8万吨,十天内秦皇岛港的煤炭库存下降了211.2万吨,日均跌幅在20%以上。此次港口库存急剧下降,主要原因是,调入量大幅减少,调出量仍保持旺盛。秦皇岛煤炭网讯 海运煤炭网港口中心数据显示,截至9月28日,秦皇岛港煤炭库存跌破500万吨,降至497.6万吨的库存水平,其中内贸490.4万吨,外贸7.2万吨。
预计停产整顿会持续20多天。调入量大幅减少,原因之一是9月21日开始的大秦线检修,这一定程度上影响煤炭调入量,但同时中煤金海洋集团元宝湾煤矿发生透水事故无疑雪上加霜。
中煤集团在山西97%的产量在朔州地区,而朔州地区的煤炭产量中有75%来自中煤集团这也加剧了港口煤炭库存的下降。
4天前,秦皇岛港存煤还在600吨以上,9天前,秦皇岛港煤炭库存为708.8万吨,十天内秦皇岛港的煤炭库存下降了211.2万吨,日均跌幅在20%以上。此次港口库存急剧下降,主要原因是,调入量大幅减少,调出量仍保持旺盛。